2025年4月28日  星期一  14:35:47
本市要闻
新质生产力 供水公司再添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发布时间:2024-12-24 14:47:00  作者:张纳新、周沛良

新质生产力|供水公司再添3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版权所有,转载需注明东莞市供排水行业协会,并告知:dggpsxh@dggps.cn

 

       今年以来,由东莞水务集团供水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覆盖池底污泥收集、集中至吸口排泥的装置”“一种实时智能排放高含固率污泥的系统”“一种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等3项科技创新成果专利相继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3项专利已广泛在供水公司下属水厂推广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该专利不仅为东莞供水事业的发展提速赋能,更为其他城市供水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创新之路。

       一、优化排泥水处理工艺

       过去,传统供水厂排泥水处理工艺一般是调节、浓缩、脱水及泥饼外运四道工序组成,需要新建包括调节池(收集池)、浓缩池(沉淀池)、脱水机房等排泥水处理设施,存在排水量大、含固率低,处理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供水公司自主研发“一种覆盖池底污泥收集、集中至吸口排泥的装置”与“一种实时智能排放高含固率污泥的系统”2项专利。以现时完成改造的万江水厂为例,排泥水排放量日均减少达88%,泥水含固率较此前提高18倍,节水成效显著,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2项专利证书

【创新知识知多点】

       专利原理: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不改变原有排泥车的主体结构,把传统吸泥口改造为多通道吸泥,增加底部刮板浓缩+气动控制阀,利用污泥浓度仪精准控制排泥周期,实现排泥水减量化、排泥自动化。改造后的水厂平流沉淀池排泥水含固率达2%-5%,排水量减少80%。改造后含固率高的排泥水直接进脱水系统进行处理,不再需要新建收集池与浓缩池,排泥水处理系统的占地面积与投资成本均降低一半,且排泥水不再回用,显著降低水质风险。

       

排泥车

       二、投药系统智能化

       为保证水质安全卫生,制水过程中需要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消毒剂,传统的次氯酸钠投加方式是通过人工操作,存在投加量不准确、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开发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供水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次氯酸钠自动投加系统”专利,通过智能系统实现药剂自动精准投加,减少人为失误,提高水厂出厂水余的稳定性与生产原材料使用的高效性,有效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创新知识知多点】

       专利原理:分析余氯影响相关因素,建立次氯酸钠投加数据模型,结合滤池出水阀门开度、原水流量等参数作为前置输入自动调整次氯酸钠投加流量,通过余氯仪反馈数据自动调整投加量,实现自动与精准的次氯酸钠投加,减少人工操作量,提高水厂出厂水余的稳定性与生产原材料使用的高效性。

       截至2024年12月,供水公司共获得专利授权22项,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在提升供水品质的同时,又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现了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和谐共生。

       未来,供水公司将持续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推动传统制水工艺向智能化转型,以科技创新凝聚新质生产力,为供水高质量发展铸魂赋能。

 

 

 

 

 


撰稿人:张纳新、周沛良

编辑:叶树昌

索引:364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8-2013 东莞市供排水行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   粤ICP备2023096683号